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示范区滍阳镇纪委:深耕基层监督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发布日期:2025-08-01 来源: 浏览次数:

“以前总觉得村里的事是干部说了算,现在大到工程、小到电费,都在村务公示栏里写得明明白白。”7月31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滍阳镇叶营村村民惠国营指着村务公开栏感慨道。

如今在滍阳镇,这样的公示栏已成为各村居的“标配”,权力运行的每一步都被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近年来,滍阳镇纪委立足监督主责,创新构建“清单化管理、常态化监督、刚性化执纪”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镇纪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精心梳理村级重大决策、工程项目建设、集体“三资”管理等关键领域权力清单,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在村务公开栏显著位置公示。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权力明白纸”。

以公开促规范,让权力运行“全透明”。镇纪委推行“事前决策+事后结果”双公开机制,明确规定重大事项必须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同步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对工程款支付、惠民补贴发放等群众关注事项,实行“逐笔公开、逐户核对”制度,公示时间不少于 7 个工作日。“现在村里的事都摆在明面上,想搞小动作都没机会。”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商强说。

监督力量下沉,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镇纪委创新推行“片区协作+交叉互查”监督模式,整合镇村两级监督力量,每月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由镇纪委委员带队,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跨村交叉检查,重点核查财务收支、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今年以来,通过常态化监督发现并整改问题23个,有效压缩了基层“微腐败”滋生空间。

强化执纪问责,筑牢“不敢腐”防线。镇纪委坚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某村党支部委员在征地补偿款发放中优亲厚友,镇纪委接到举报后迅速核查,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追缴违规资金并在全镇通报。“纪委动真碰硬,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位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镇纪委已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起,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干部10余人次。

激发群众监督,激活监督“源头活水”。镇纪委在各村设立廉情信息员,开通“清风信箱”,让群众不仅是公示栏前的 “观看者”,更是权力监督的“参与者”。幸福村村民通过监督渠道反映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问题,经核查后及时追回违规资金。“没想到反映问题这么管用!”该村民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这种“群众愿监督、监督有实效”的良性互动,正在滍阳镇蔚然成风。

滍阳镇纪委书记赵博表示:“规范小微权力核心在‘晒’,关键在‘管’,根本在依靠群众。我们将持续深耕基层监督责任田,让权力运行每一步都经得起‘阳光’曝晒,让清风正气真正充盈在百姓身边。”如今,规范透明的村务管理不仅赢得了群众信任,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清廉动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滍阳镇正逐步构建起“干部清白、村务清爽、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