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作为中原地区具有深厚底蕴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而白龟湖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极具开发潜力。将白龟湖打造成平顶山旅游群中一颗璀璨明珠,对于提升我市旅游产业整体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非凡。但目前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文化融合不够
当前白龟湖景区开发虽有一定的文化引入,但基本为简单的文字元素堆砌,不仅数量少、内容单一,而且介绍深度不够,未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与景区景观、游客体验的深度融合点。游客游览后,难以对平顶山独特的文化、艺术、曲艺等产生深刻印象,未达到文化传播与旅游体验相互促进的效果。
2.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
景区现有旅游项目仅有观光车、游船、湖边漫步等常规项目,与周边其他湖泊景区类似,缺乏独特性与创新性。对于追求个性化、深度游的游客群体吸引力不足,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潜力未充分挖掘。
3.配套设施不完善
餐饮方面,缺乏集中展示平顶山美食的特色街区,现有的零散餐饮点菜品单一、品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游客品尝地道美食的需求;住宿上,周边高品质度假酒店少,更无民宿,缺乏文化主题营造,不能给予游客舒适且富有特色的住宿体验;公共服务设施也存在短板,景区内休息座椅不足、卫生间数量较少、标识牌不清晰,影响游客游览便利性。
4.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白龟湖景区在宣传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策略,宣传渠道狭窄,多依赖本地媒体报道,在省级、国家级旅游推广平台曝光度低。宣传内容未能突出景区特色与文化亮点,致使景区知名度远低于其资源本身具备的潜力,外地游客知晓率低。
二、建议
1.深化文化融合
成立专业文化策划团队,深入研究平顶山历史文化、艺术传承、曲艺特色,将应国文化、李绿园文学成就、马街书会曲艺魅力等融入景区景点设计。例如,以应国文化为主题打造沉浸式考古体验园区,游客可亲身体验文物发掘过程;在景区演艺中心定期上演以平顶山故事为蓝本的舞台剧、曲艺表演,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文化震撼。
2.创新旅游项目
结合白龟湖生态优势,开发差异化项目。如建设水上运动中心,推出帆板、皮划艇等竞技项目,举办水上运动赛事吸引体育爱好者;利用湖岸湿地资源,打造生态研学基地,开设观鸟、湿地植物认知等课程,满足亲子游、学生研学需求;建设星空露营地,配套天文观测设施,为游客提供浪漫独特的夜游体验。
3.完善配套设施
规划美食街区,汇聚平顶山各地特色美食,统一管理保证品质,设置美食制作展示区,增强游客互动;鼓励发展多样化民宿,支持民宿业主挖掘本地文化元素进行装修,政府给予设计补贴,同时引进高端度假酒店品牌,提升住宿档次;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增设休息座椅、完善标识牌,打造无障碍游览环境。
4.强化宣传推广
制定全方位宣传方案,拓展宣传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营销,邀请网红打卡直播;参加国际国内旅游展会,展示白龟湖特色;拍摄高质量宣传片,在央视、旅游卫视等媒体投放,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开发白龟湖景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相关部门重视以上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让白龟湖成为平顶山旅游的亮丽名片,带动全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王英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示范区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选址与前期调研
尽快启动新水产品交易市场的选址工作,结合提案中提出将马庄市场迁建于滍阳镇西滍村北部、长安大道与应河之间地带的建议,将组织专业团队对该区域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周边配套等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确保选址科学合理。同时开展项目前期建设可行性调查研究,对市场建设规模、功能布局、投资预算、运营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推动项目早日落地
示范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上世纪80年代,示范区滍阳镇广建鱼塘,进行鱼虾蟹各类水产品养殖,最大养殖面积超万亩,且村民有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和传统。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产业优势,将水产品交易市场与当地的水产养殖产业相结合,打造集养殖、加工、交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示范区生活配套设施,丰富商业业态,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同时,结合西滍村的乡村旅游水韵西滍项目,探索“水产养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与老城区的协调发展。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156号 
